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石油石化碳中和技术交流大会
【大会主题】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官方网站】
【时间】2024年09月26日 - 2024年09月27日
【地点】南京
大会介绍

在实现碳中和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意味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更包括了对碳中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实现行业全过程的绿色化、低碳化和智能化。同时,实现“双碳”目标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可以实现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双赢局面,推动产业向更加清洁、智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构建美好的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行业新质生产力形成、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产业新体系、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中国石油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国家能源、中国中化等单位定于2024年9月25日-27日在南京市召开“中国石油石化碳中和技术交流大会”。

大会将特邀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能源、中国中化等主管领导和专家,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专家和学者与会,从全球视野、国家高度,多视角、多维度聚焦“双碳”行动,为推动石油石化绿色转型与科技创新,促进“双碳”工作发展提供可借鉴方案。论坛设置开幕式暨主论坛、四个专题分论坛及“中国石油石化碳中和技术与应用成果展示”等丰富的专题及配套活动。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编辑部


联合主办: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健康安全环保管理部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工事业部


协办单位:

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
江苏天鹏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优华系统集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承办单位:

北京中技油联石油化工科技中心

北京众友鸿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会主要内容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解读

1. 党的二十大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精神解读;

2. CCER(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最新政策解读;

3.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现状、发展及CCER衔接机制;

4.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

5. 实现“双碳”目标的制度建设。


油气生产(上游业务)碳中和技术

1. 电气化改造技术;

2. 密闭流程改造;

3. 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

4. 火炬甲烷气、逸散气回收技术;

5. 固定排放源甲烷回收技术;

6.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

7. 风力发电技术;

8. 光伏发电技术;

9. 地热利用技术;

10. 氢能与氢燃料电池技术;

11. 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提高采收率技术(CCUS-EOR);

12. 空气二氧化碳直捕技术(DAC);

13. 碳汇与地质固碳技术。


油气加工(下游业务)碳中和技术

1. 绿氢生产与利用技术;

2. 生物基燃料、生物基化学品及生物基材料;

3. 电气化替代技术;

4. 低碳化炼油厂能源系统构建技术;

5. 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炼油厂的节能及碳管理技术;

6. 低能耗炼油技术;

7. 炼化装置节能技术;

8. 化工园区资源优化产业链协同降碳技术;

9. 二氧化碳化工利用技术;

10. 二氧化碳及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和分析技术;

11. 废塑料回收与循环技术;

12. 炼化土壤地下水污染调查、防治与修复技术。


石油石化碳中和新技术与装备应用展示

重点关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节能低碳技术,智慧能源管理、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先进生物燃料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碳汇交易服务等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光伏发电、氢能储能、二氧化碳空气捕集、地热利用类等技术装备;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碳中和与成果。


0.0650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