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示精神及国家能源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部署要求,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加快开发地热、风能和太阳能等资源和利用储热储能技术,科学构建环境友好、绿色低碳、多能融合的油气生产体系,探索形成多能互补、融合发展新模式,助力实现油气产业与新能源业务协同高质量发展,中国石油学会联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单位定于2024年6月25日—27日在西安市召开“中国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大会暨新技术成果展”。
大会将邀请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能源、国家管网、延长石油等单位主管领导和油气、新能源领域专家,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知名教授,重点围绕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方法、政策标准、技术装备开发和实践等,以技术研讨、专题报告和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深入交流,助力提升我国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科技水平,进一步夯实我国油气行业乃至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基础。欢迎全国各能源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及相关单位领导、专家与科技工作者积极参加。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
协办单位:
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
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新能源部
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与运输产业管理部
支持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承办单位:
北京中技油联石油化工科技中心

主要围绕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方法、政策标准、技术装备等方面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分专题、多形式开展深度交流合作。
(一)大会内容
1. 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与中国能源转型战略;
2.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绿色低碳及能源转型发展现状与战略;
3. 油气田风电和光伏发电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技术,低风速风电技术,油气田电力运维和智能微电网技术及应用;
4. 油气田油气与太阳能同步开发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及其效果,太阳能聚光集热及储热技术;
5. 油气田地热等清洁热力高效加热、集热、换热、储热技术和应用;
6. 海上风电开发替代分散式燃气或燃油发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技术;
7. 依托岸电保障,实施油气产业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技术。海上风电孤网直供电替代技术;
8. 漂浮式风电深远海油气平台输送绿色电力技术;
9. 储能调峰调频、应急备用、容量支撑等促进储能在电源侧、油气勘探开发用户侧多场景新型储能及应用技术;
10. 陆上风光资源富集地区天然气调峰电站系统调节技术;
11. 氢能开发、储运、利用技术与应用模式;
12. 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全链条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应用技术与发展趋势;
13. 盆地及油气区其他矿产综合勘探开发与利用技术;
14. 油气田与新能源融合新技术与新装备,以及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路径与应用案例;
15. 低碳或零碳绿色油气田示范建设技术;
16. 油气田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17. 油气企业碳核算、碳减排方法学开发与碳资产管理。
(二)油气与新能源技术与成果展示
重点范围: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设备及系统、智慧能源管理云平台、能源互联网技术、微电网技术、分布式能源管理及其储能技术、特高压传输技术、气体排放监测技术;数字化智慧低碳管理;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输氢能源技术材料与装备、电力安全与应急管理系统、智能电力终端产品、充电设备、新型节能节水(气)技术产品、节能电机、节能仪器设备、高能节能压缩机、智能化节能改造技术、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与监测、节能环保领域内的新材料、低碳工艺、项目设计、节能改造等。